蹴然的意思
注音 ㄘㄨˋ ㄖㄢˊ
拼音 cù rán
基本釋義
⒈ 亦作“蹵然”。亦作“蹵然”。
⒉ 驚慚不安貌。
蹴然「ㄘㄨˋ ㄖㄢˊ」
⒈ 恭敬的樣子。
引《禮記·哀公問》:「孔子蹴然闢席而對曰:『仁人不過乎物,……。』」
引證解釋
⒈ 亦作“蹵然”。驚慚不安貌。
引《莊子·德充符》:“子產 蹵然改容更貌曰:‘子無乃稱!’”
成玄英 疏:“蹵然,驚慚貌也。”
《晏子春秋·諫上二》:“景公 飲酒酣,曰:‘今日願與諸大夫為樂飲,請為無禮。’ 晏子 蹴然改容曰:‘君之言過矣!’”
漢 賈誼 《新書·審微》:“宓子 蹴然曰:‘今年無麥,明年可樹。令不耕者得穫,是樂有寇也……令民有自取之心,其創必數年不息。’”
嚴復 《<古今文鈔>序》:“有訊於 復 者曰:‘……先生識之,三十年以往,吾國之古文辭殆無嗣音者矣。’ 復 蹴然應之曰:‘奚為其然也?客之為是憂也,其亦昧於存亡之理已。’”
⒉ 亦作“蹵然”。恭敬貌。
引《禮記·哀公問》:“公曰:‘寡人憃愚冥煩,子志之心也。’ 孔子 蹴然闢席而對曰:‘仁人不過乎物,孝子不過乎物,是故仁人之事親也如事天,事天如事親,是故孝子成身。’”
鄭玄 注:“蹴然,敬貌。”
《孟子·公孫丑上》:“或問乎 曾西 曰:‘吾子與 子路 孰賢?’ 曾西 蹵然曰:‘吾先子之所畏也。’”
趙岐 注:“蹵然,猶蹵踖也。先子, 曾子 也, 子路 在四友,故 曾子 畏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