貽厥孫謀的意思

注音 一ˊ ㄐㄩㄝˊ ㄙㄨㄣ ㄇㄡˊ

拼音 yí jué sūn móu

詞性 成語

基本釋義

⒈  《書·五子之歌》:“明明我祖,萬邦之君,有典有則,貽厥子孫。”孔傳:“貽,遺也。言仁及後世。”後遂以“貽厥孫謀”謂為子孫的將來作好安排。

國語辭典修訂本

貽厥孫謀「一ˊ ㄐㄩㄝˊ ㄙㄨㄣ ㄇㄡˊ」

⒈  為子孫的將來作打算、安排。《三國志·卷三九·蜀書·董允傳》裴松之注引《襄陽記》曰:「若一朝無諸葛亮,必為禍亂矣。諸君憒憒,曾不知防慮於此,豈所謂貽厥孫謀乎?」唐·李翰〈鳳閣王侍郎傳論贊·序〉:「有經邦之則焉,有正家之訓焉,固可以貽厥孫謀,播乎長世者也。」也作「詒厥之謀」、「詒厥孫謀」。

引證解釋

⒈  後遂以“貽厥孫謀”謂為子孫的將來作好安排。

《書·五子之歌》:“明明我祖,萬邦之君,有典有則,貽厥子孫。”
孔 傳:“貽,遺也。言仁及後世。”
《三國志·蜀志·董允傳》“七年,以侍中守尚書令,為大將軍 費禕 副貳。九年,卒” 裴松之 注引 晉 習鑿齒 《襄陽記》:“楊儀、魏延,牧豎小人也。雖嘗有鳴吠之益於時務,然既已任之,勢不得輕,若一朝無 諸葛亮,必為禍亂矣。諸君憒憒,曾不知防慮於此,豈所謂貽厥孫謀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