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書的意思

注音 ㄉㄨㄢˇ ㄕㄨ

拼音 duǎn shū

基本釋義

⒈  漢代凡經、律等官書用二尺四寸竹簡書寫。官書以外包括子書等,均以短於二尺四寸竹簡寫書,稱為“短書”。後多指小說、雜記之類的書籍。

⒉  指書牘。

國語辭典修訂本

短書「ㄉㄨㄢˇ ㄕㄨ」

⒈  稱小說雜記等類的書。

漢·王充《論衡·骨相》:「若夫短書俗記,竹帛胤文,非儒者所見,眾多非一。」

⒉  稱書牘。

南朝梁·元帝〈玄覽賦〉:「報蕩子之長信,送仙人之短書。」

引證解釋

⒈  漢 代凡經、律等官書用二尺四寸竹簡書寫。官書以外包括子書等,均以短於二尺四寸竹簡寫書,稱為“短書”。後多指小說、雜記之類的書籍。

漢 王充 《論衡·骨相》:“在經傳者較著可信;若夫短書俗記,竹帛胤文,非儒者所見,眾多非一。”
唐 劉知幾 《史通·敘事》:“至於諸子短書,雜家小説,論逆臣則呼為問鼎,稱巨寇則目以長鯨。”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天穿節考》:“凡事無雅記可尋者,不得不徵之短書,而短書多誤。”
章炳麟 《文學總略》:“古官書皆長二尺四寸,故云二尺四寸之律,舉成數言,則曰三尺法。經亦官書,故長如之,其非經律,則稱短書。”

⒉  指書牘。

南朝 樑 江淹 《雜體詩·效李陵<從軍>》:“袖中有短書,願寄雙飛燕。”
唐 杜甫 《雨》詩之三:“多病久加飯,衰客新授衣,時危覺凋喪,故舊短書稀。”
宋 趙彥衛 《雲麓漫鈔》卷七:“唐 國子祭酒 李涪 刊誤雲:短書出 晉 宋 兵革之際,時國禁書疏,非弔喪問疾不得行尺牘,故 羲之 書雲死罪,是違制令故事也,啟事論兵皆短而緘之,貴易於隱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