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的意思
注音 ㄏㄨㄛˇ ㄒ一ㄥ
拼音 huǒ xīng
詞性 名詞
基本釋義
⒈ 燃燒物體迸發出或由兩個硬物體(如打火石和鋼)相撞擊而發出、燃燒著的物質小顆粒。
英spark;
⒉ 火星古稱熒惑,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又是五行(水、火、木、金、土)之一。按與太陽距離排為第四的一顆行星,除了與太陽合前後的短時期外,肉眼可以看到它是明亮的紅星,直徑約6788千米。
英Mars;
英文 Mars (planet), spark
德語 Mars (S, Astron)
法語 étincelle, Mars (planète)
國語辭典簡編本
火星「ㄏㄨㄛˇ ㄒㄧㄥ」
1.行星名。距離太陽第四近的行星。有兩顆小衛星。屬於類地行星,外觀呈現紅棕色,大氣稀薄。表面的奧林帕斯山是太陽系的最高山峰。古稱「熒惑」。 ◎
2.物體燃燒或碰撞時,向四方迸射的火點。
造句木炭燃燒時,常會迸出細碎的火星。 △火星子、火星兒
火星「ㄏㄨㄛˇ ㄒ一ㄥ」
⒈ 行星名。距離太陽第四近的行星,有兩顆小衛星。屬於類地行星,外觀呈現紅棕色,大氣稀薄。表面的奧林帕斯山是太陽系的最高山峰。古稱「熒惑」。
⒉ 物體燃燒或碰撞時,向四方迸射的火點。
例如:「木炭燃燒時,迸出細碎的火星。」
引證解釋
⒈ 星名。即熒惑。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
引漢 王充 《論衡·變虛》:“子韋 曰:‘熒惑,天罰也……臣請伏於殿下以伺之,星必不徙,臣請死耳。’是夕,火星果徙三舍,如 子韋 之言。”
宋 葉適 《徐德操墓誌》:“在太平之歲,實 淳熙 八年,火星犯南鬥,公以歷佔之曰:‘此飢歲而民流’……流民果大至。”
⒉ 星名。指大火。即心宿二。
引《左傳·昭公四年》“火出而畢賦” 晉 杜預 注:“火星昏見東方,謂三月、四月中。”
楊伯峻 注:“十七年《傳》雲:‘火出,於 夏 為三月’……則 夏 正三月,天蠍座星於黃昏時出現。”
《宋書·律曆志下》:“在《詩》‘七月流火’,此 夏 正建申之時也……冬至日度在鬥二十一,則火星之中,當在大暑之前,豈隣建申之限。”
北周 庾信 《和張侍中述懷》:“夷則火星流,天根秋水涸。”
倪璠 注引 毛萇 曰:“火,大火也。”
唐 高適 《奉酬北海李太守丈人夏日平陰亭》詩:“春野變木德,夏天臨火星。”
⒊ 小流星。
引唐 陳羽 《長安臥病秋夜言懷》詩:“紫陌夜深槐露滴,碧空雲盡火星流。”
宋 楊萬里 《入郡城泊文家宅子夜熱不寐》詩:“毒熱通宵不得眠,起來弄水繞庭前。火星跳下銀盆底,翻動琉璃一鏡天。”
明 沉德符 《野獲編·禨祥·赤眚黑眚》:“正德 八年二月,月二火星隕於 浙江 之 常山縣 官舍中,大如鵝卵。”
⒋ 舊時陰陽家禁忌的凶神之一。
引明 謝肇淛 《五雜俎·天部二》:“今陰陽家禁忌,可謂極密。一日之中,則有白虎、黑殺……火星、河魁、鉤絞、焦坎、滅門、的呼等凶神。”
⒌ 指火神。
引《廿載繁華夢》第十七回:“夫人這裡都要酬神送火星,許個平安願才是。”
⒍ 猶火花;極小的火。
引賀敬之 《放歌集·十年頌歌》:“我的衣服上,落滿武鋼二號高爐的飛迸的火星。”
徐遲 《不過,好日子哪天有?》:“她又到廚房去看過,確實沒有未熄的火星了。”
⒎ 特指人在發怒、疲乏等情況下眼前感到出現的像星一樣的火點。
引《紅樓夢》第四七回:“剛至大門前,早遇見 薛蟠 在那裡亂嚷亂叫…… 柳湘蓮 聽了,火星亂迸,恨不得一拳打死。”
洪深 《青龍潭》第四幕:“今天的人來到有這樣多,個個火星直冒,一句話不對就跳起來。”
⒏ 猶火種。比喻能直接引起某一事變爆發的事件或因素。
引茅盾 《子夜》十二:“也許從我們廠裡爆出來那一點火星,會弄成了 上海 全埠絲廠工人的總同盟罷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