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腔的意思

注音 ㄎㄨㄣ ㄑ一ㄤ

拼音 kūn qiāng

基本釋義

⒈  地方戲曲聲腔之一。參見:崑腔。

國語辭典修訂本

崑腔「ㄎㄨㄣ ㄑ一ㄤ」

⒈  流行於我國江浙一帶的劇種。始於元代,最初是江蘇崑山一帶民間所流行的清唱腔調,故稱為「崑山腔」。明嘉靖年間,魏良輔以崑山腔為基礎,綜合我國各地方腔調,揉合南北曲,以笛、管、笙、琵琶、鑼鼓等為樂器,旋律婉轉細緻,擅長抒情,有「水磨調」之稱,為集南北曲大成的時曲,是明代到清中葉以前我國主要的戲曲腔調。由於所唱的是曲牌,故稱為「崑曲」;因以江南蘇州崑山一帶的語言演出,故也稱為「崑劇」。

引證解釋

⒈  亦稱“崑山腔”。傳統戲曲劇種名。原為 元 末 明 初 崑山 一帶流行的民間戲曲腔調, 明 嘉靖 間經 崑山 人 魏良輔 的革新,變 弋陽 海鹽 故調及民間曲調為崑腔,初只行於 吳 中,後漸流傳各地,盛行於 明 末 清 初。以演唱傳統劇本為主,兼用笛、笙、簫、琵琶伴奏,舞蹈優美,曲調細膩婉轉,又有“水磨腔”之稱。地方戲曲聲腔之一。 元 代產生於 江蘇 崑山,故稱。 明 人 魏良輔 等又吸取南曲、北曲、弋陽腔之特點,加以改革,遂漸臻於完善,成為 明 清 兩代主要戲曲聲腔。又稱崑曲、崑山腔。

明 徐渭 《南詞敘錄》:“今唱家稱弋陽腔,則出於 江西,兩 京、湖南、閩、廣 用之;稱餘姚腔者,出於 會稽,常、潤、池、太、揚、徐 用之;稱海鹽腔者, 嘉、湖、溫、臺 用之。惟崑山腔止行於 吳 中,流麗悠遠,出乎三腔之上,聽之最足蕩人。”
《花月痕》第六回:“好一會, 曼雲 等以次唱完, 小岑 笑道:‘如今該是 秋痕 崑腔一開生面了。’”
《老殘遊記》第二回:“他又把那南方的什麼崑腔、小曲,種種的腔調,他都拿來裝在這大鼓書的調兒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