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音的意思
注音 ㄋㄢˊ 一ㄣ
拼音 nán yīn
基本釋義
⒈ 南方的音樂。
⒉ 指虞舜的《南風》歌。
⒊ 南方口音。
南音「ㄋㄢˊ 一ㄣ」
⒈ 泛指南方的音樂或口音。
引《文選·張衡·南都賦》:「帝王臧其擅美,詠南音以顧懷。」
《文選·左思·吳都賦》:「登東歌,操南音。」
⒉ 一種曲藝。用廣州方言演唱,流行於珠江三角洲。以木魚書、龍舟歌為基礎,吸收揚州彈詞等曲種的音樂發展而成。有百年曆史,以清唱為主。唱詞多七字句,格律嚴謹,唱腔悠揚婉轉,旋律優美。傳統曲目以客途秋恨最著名。
引證解釋
⒈ 南方的音樂。
引《左傳·成公九年》:“使與之琴,操南音。”
杜預 注:“南音, 楚 聲。”
《呂氏春秋·音律》:“禹 未之遇而巡省南土, 塗山氏 之女乃令其妾候 禹 於 塗山 之陽,女乃作歌,歌曰:‘候人兮猗。’實始作為南音。”
高誘 注:“南方國風之音。”
唐 劉禹錫 《採菱行》:“一曲南音此地聞, 長安 北望三千里。”
明 胡侍 《真珠船·南北音》:“若南音則《孺子》、《接輿》、《越人》、《紫玉》、 吳 歈 楚 艷,以及今之戲文皆是。然《三百篇》無南音,《周南》、《召南》皆北方也。”
鄭澤 《夏日感興次鈍根韻即以奉寄》:“懼茲南音寂,時作天籟鳴。”
⒉ 指 虞舜 的《南風》歌。
引晉 夏侯湛 《虞舜贊》:“垂拱臨民,詠彼南音。”
⒊ 南方口音。
引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一》:“老儒 周懋官,口操南音,不記為何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