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犬的意思

注音 一ㄥ ㄑㄨㄢˇ

拼音 yīng quǎn

詞性 名詞

基本釋義

⒈  田獵逐獵物的鷹和犬,喻供驅使奔走的人,多指權貴豪門的爪牙。

觀鷹犬之勢,極鎜遊之荒。——《後漢書·楊賜傳》
康乃甘心鷹犬。——清·張廷玉《明史》

hired thugs like falcons and hounds; lackeys;

國語辭典修訂本

鷹犬「一ㄥ ㄑㄨㄢˇ」

⒈  打獵時用以追逐禽獸的鷹和獵犬。

唐·元稹〈捕捉歌〉:「網羅布參差,鷹犬走回互。」
《西遊記·第二八回》:「只見那南半邊,鼕鼕鼓響,噹噹鑼鳴,閃上有千餘人馬,都架著鷹犬,持著刀鎗。」

⒉  比喻供人指使為非作惡的人。

《宋史·卷三二七·王安石傳》:「張琥、李定為安石爪牙,臺官張商英乃安石鷹犬。」

引證解釋

⒈  打獵時追捕禽獸的鷹和狗。

《東觀漢記·和熹鄧皇后傳》:“太后臨朝, 上林 鷹犬悉斥放之。”
晉 葛洪 《抱朴子·任能》:“尋飛逐走,未若假伎乎鷹犬。”
元 龔開 《自題中山出遊圖》詩:“謂為小獵無鷹犬,以為意行有家室。”

⒉  比喻受驅使而奔走效勞的人。

《後漢書·陳龜傳》:“臣 龜 蒙恩累世,馳騁邊垂,雖展鷹犬之用,頓斃 胡 虜之庭。”
又《袁紹傳》:“以臣頗有一介之節,可責以鷹犬之功。”
後多含貶義,比喻受指使而縱威逞虐的人。猶走狗、幫凶。 宋 蘇軾 《漁樵閒話錄》卷下:“巧詐百端,甘為人之鷹犬以備指呼,馳奸走偽,惟恐後於他人。”
明 餘繼登 《典故紀聞》卷十七:“奸黨尚存,陰謀變幻,或乘機會以傷善類,或借鷹犬以快私讎。”
魯迅 《偽自由書·文章與題目》:“鷹犬塞途,乾兒當道, 魏忠賢 不是活著就配享了 孔 廟麼?”

⒊  借指田獵。

《新唐書·元結傳》:“我承王公餘烈,鷹犬聲樂是習,吾當以儒學易之。”
《明史·周璽傳》:“陛下即位以來,鷹犬之好,糜費日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