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蚿的意思
注音 ㄇㄚˇ ㄒ一ㄢˊ
拼音 mǎ xián
基本釋義
⒈ 即馬陸。
引證解釋
⒈ 即馬陸。參見“馬陸”。
引《孔子家語·六本》:“晏子 之言,君子哉!依賢者固不困,依富者固不窮。馬蚿斬足而復行,何也?以其輔之者眾。”
晉 張華 《博物志》卷二:“百足一名馬蚿。中斷成兩段,各行而去。”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飱飯》:“清明節前二日夜雞鳴時,炊黍熟,取釜湯遍洗井口甕邊地,則無馬蚿,百蟲不近井甕矣。”
清 李元 《蠕範·物食》:“雞醉馬蚿,鳩醉桑椹。”
▸ 落馬
▸ 勒馬
▸ 馬嘶
▸ 兵馬俑
▸ 軟裘快馬
▸ 駛馬
▸ 入馬
▸ 人強馬壯
▸ 戎馬倉皇
▸ 戎馬生涯
▸ 戎馬劻勷
▸ 人馬平安
▸ 肉馬
▸ 塞馬
▸ 人煩馬殆
▸ 人仰馬翻
▸ 拳馬
▸ 戎馬生郊
▸ 犬馬齒索
▸ 犬馬之命
▸ 犬馬之疾
▸ 戎馬關山
▸ 犬馬之年
▸ 犬馬之心
▸ 人語馬嘶
▸ 人馬
▸ 雀馬魚龍
▸ 犬馬之戀
▸ 犬馬之報
▸ 榷馬
▸ 裘馬
▸ 熱毛子馬
▸ 屈馬
▸ 犬馬之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