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蓬的意思
注音 ㄈㄟ ㄆㄥˊ
拼音 fēi péng
基本釋義
⒈ 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子像柳葉,邊緣有鋸齒。秋天開花,花外圍白色,中心黃色。也叫蓬。
飛蓬「ㄈㄟ ㄆㄥˊ」
⒈ 隨風飄蕩的蓬草。常用以比喻散亂、飄搖不定的事物。
引《詩經·衛風·伯兮》:「自伯之東,首如飛蓬。」
清·蔣士銓〈水調歌頭·偶為共命鳥〉詞:「十載樓中新婦,九載天涯夫婿,首已似飛蓬。」
⒉ 植物名。菊科東菊屬,多年生草本。莖高三十公分餘。葉披針形,頗似柳葉,緣邊有粗鋸齒,常自葉腋分枝。秋日枝稍開黃白花。野地多有自生。
引證解釋
⒈ 指枯後根斷遇風飛旋的蓬草。
引《詩·衛風·伯兮》:“自伯之東,首如飛蓬。”
《商君書·禁使》:“飛蓬遇飄風而行千里,乘風之勢也。”
南朝 樑 鍾嶸 《詩品·總論》:“或骨橫朔野,或魂逐飛蓬。”
明 劉基 《旅興》詩之三五:“遊子如飛蓬,佳人曠千里。”
⒉ 比喻輕微的事物。
引《管子·形勢》:“飛蓬之問,不在所賓。”
許維遹 案:“飛蓬,言其輕微也。‘問’應作‘間’,‘間’與‘諫’通。諫而不聽者謂之輕微之諫。”
⒊ 比喻蓬亂的頭髮。
引晉 左思 《白髮賦》:“髮乃辭盡,誓以固窮。昔臨玉顏,今從飛蓬。”
明 陸採 《明珠記·會內》:“孤身何幸脫樊籠,兩鬢飛蓬,半世漂蓬。”
清 唐孫華 《夏重談金陵舊事》詩:“復有故宮妃,飛蓬亂雙髲。”
⒋ 比喻行蹤飄泊不定。
引《北齊書·文苑傳·顏之推》:“嗟飛蓬之日永,恨流梗之無還。”
唐 李白 《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詩:“飛蓬各自遠,且盡手中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