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彌山的意思
注音 ㄒㄨ ㄇ一ˊ ㄕㄢ
拼音 xū mí shān
基本釋義
⒈ 梵語sumeru的譯音。或譯為須彌樓、修迷盧、蘇迷盧等。有“妙高”、“妙光”、“安明”、“善積”諸義。原為古印度神話中的山名,後為佛教所採用,指一個小世界的中心。山頂為帝釋天所居,山腰為四天王所居。四周有七山八海、四大部洲。
⒉ 指喜馬拉雅山。康有為有《望須彌山雲飛因印度之亡感望故國聞西藏又割地矣》詩。
須彌山「ㄒㄨ ㄇ一ˊ ㄕㄢ」
⒈ 山名。須彌,胡語音譯,意譯妙高。古印度宇宙觀中,此山位居世界中央。山由東面白銀,北面黃金,南面吠琉璃,西面頗胝迦四寶構成。山高八萬四千由旬,山頂為帝釋天居所。周圍有七香海、七金山,第七金山外有鐵圍山所圍繞的鹹海,鹹海之外為四大部洲,是佛教繪畫中常見的題材。也譯作「修迷樓」、「須彌樓」、「蘇迷盧」。
引證解釋
⒈ 梵語sumeru的譯音。或譯為 須彌樓、修迷盧、蘇迷盧 等。有“妙高”、“妙光”、“安明”、“善積”諸義。原為古 印度 神話中的山名,後為佛教所採用,指一個小世界的中心。山頂為 帝釋天 所居,山腰為四天王所居。四周有七山八海、四大部洲。
引《釋氏要覽·界趣》:“《長阿含》並《起世因本經》等雲:四洲地心,即 須彌山。此山有八山遶外,有大鐵圍山,周迴圍繞,並一日月晝夜迴轉照四天下。”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天咫》:“釋氏書言, 須彌山 南面有閻扶樹,月過,樹影入月中。”
《封神演義》第七三回:“非銅非鐵又非鋼,曾在 須彌山 下藏。”
清 昭槤 《嘯亭續錄·佛言須彌山》:“佛經言 須彌山 高數萬由旬,日月繞山周行,為其峰影所蔽,遂分晝夜。”
亦省稱“須彌”。 宋 蘇軾 《觀湖》詩之一:“須彌 有頂低垂日, 兜率 無根下戴鼇。”
清 姚鼐 《題<四更山吐月圖>》詩:“環海世界中 須彌,光明隱蔽行兩規。”
⒉ 指 喜馬拉雅山。康有為 有《望須彌山雲飛因印度之亡感望故國聞西藏又割地矣》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