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虯的意思
注音 ㄌ一ㄥˊ ㄑ一ㄡˊ
拼音 líng qiú
基本釋義
⒈ 見“靈虯”。
引證解釋
⒈ 見“靈虯”。亦作“靈虯”。
⒉ 虯龍。
引三國 魏 曹植 《矯志》詩:“靈虯避難,不恥汙泥。”
晉 葛洪 《抱朴子·守塉》:“鯈鮒汎濫以暴鱗,靈虯勿用乎不測。”
元 楊載 《寓長春道院春雨即事呈鄭尊師》詩:“靈虯尚有蟠泥跡,老驥寧無越塊心。”
清 二石生 《十洲春語·飲玉立詞龕醉贈潤卿》:“不如君驂靈虯我文駟,披雲長嘯 蓬萊峰。”
⒊ 刻漏上的龍狀裝飾物。因借指刻漏。
引《文選·陸倕<新漏刻銘>》:“靈虯承注,陰蟲吐噏。”
李周翰 注:“虯,龍也……言刻漏之體以龍承之。”
唐 杜甫 《奉贈太常張卿垍二十韻》:“靈虯傳夕箭,歸馬散霜啼。”
⒋ 喻盤曲的樹幹。
引元 鄧文原 《題丁氏<鬆澗圖>》詩:“蒼官手植經幾年,靈虯夭矯今參天。”
▸ 靈貓
▸ 群靈
▸ 虯簷
▸ 虯盤
▸ 虯戶
▸ 鵲靈
▸ 虯蟠
▸ 虯爐
▸ 施靈
▸ 虯柱
▸ 虯曲
▸ 虯嬒
▸ 虯髯
▸ 虯鏤亮槅
▸ 虯鍾
▸ 虯卷
▸ 虯梭
▸ 虯駕
▸ 虯欄
▸ 虯髭
▸ 人靈
▸ 虯枝
▸ 虯戶筱驂
▸ 虯螑
▸ 虯宮
▸ 虯屈
▸ 虯文
▸ 虯髯客
▸ 虯龍
▸ 虯箭
▸ 人傑地靈
▸ 虯結
▸ 虯獸
▸ 虯螭
▸ 虯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