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當的意思
注音 ㄗㄚˊ ㄉㄤ
拼音 zá dāng
基本釋義
⒈ 零星事務。
⒉ 古代戲曲中扮演配角的一種行當。
雜當「ㄗㄚˊ ㄉㄤ」
⒈ 戲劇中扮演隨從、僕役等次要腳色的人物。
引元·戴善甫《翫江亭·第三折》:「(又問科雲)哥哥曾見牛員外來麼?(雜當雲)你則認的我,說道過去了!」
元·張國賓《羅李郎·第三折》:「(正末見雜當雲)哥哥與你些碎銀子,你蒸下多少飯我都要。(雜當雲)則有三扇饅頭。」
引證解釋
⒈ 零星事務。
引《新唐書·百官志四下》:“典事掌巡薙及雜當。”
⒉ 古代戲曲中扮演配角的一種行當。參見“雜腳”。
引元 馬致遠 《青衫淚》第三折:“雜當扮地方上。”
姚燮 《今樂考證》引 明 王驥德 曰:“雜腳曰雜當。”
▸ 空當子
▸ 揉雜
▸ 糅雜
▸ 軟郎當
▸ 日雜
▸ 肉竹嘈雜
▸ 人多口雜
▸ 人多手雜
▸ 人多嘴雜
▸ 容當
▸ 取容當世
▸ 上當學乖
▸ 上當
▸ 確當
▸ 窮當益堅
▸ 容當後議
▸ 上當受騙
▸ 擾雜
▸ 獅虎當道
▸ 窮言雜語
▸ 清當
▸ 取當
▸ 侵雜
▸ 熱功當量
▸ 青光當
▸ 勤雜人員
▸ 銳未可當
▸ 碻當
▸ 曲當
▸ 千妥萬當
▸ 牽雜
▸ 情雜
▸ 覷當
▸ 且當
▸ 切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