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靴搔癢的意思
注音 ㄍㄜˊ ㄒㄩㄝ ㄙㄠ 一ㄤˇ
拼音 gé xuē sāo yǎng
基本釋義
⒈ 隔著一層皮靴欲搔其癢,不起作用,比喻不貼切,沒有抓住關鍵。
例詩不著題,如隔靴搔癢。——《詩話總規》
我建議今天暫時休會,因為當時在場的人今天都不在,讓我這個瞭解情況不多的人來談這件事,未免有些隔靴搔癢。
英useless attempt as scratching an itch from outside one's boots;
⒉ 也作“隔靴抓癢”、“隔靴爬癢”
相似詞
相反詞
鞭辟入裡 對症下藥 身臨其境 恰中肯綮 一語破的 切中要害 一針見血
國語辭典簡編本
隔靴搔癢「ㄍㄜˊ ㄒㄩㄝ ㄙㄠ ㄧㄤˇ」
隔著靴子搔癢。比喻做事、說話等未能掌握重點、關鍵。
造句他提的意見雖多,卻都是隔靴搔癢,沒切中要點。
隔靴搔癢「ㄍㄜˊ ㄒㄩㄝ ㄙㄠ 一ㄤˇ」
⒈ 隔著馬靴搔癢處。比喻不切實際。宋·嚴羽也作「隔靴抓癢」。
引《滄浪詩話·詩法》:「意貴透徹,不可隔靴搔癢。」
引證解釋
⒈ 比喻說話、作文不中肯、不貼切、沒有抓住要害。亦比喻做事不切實際,徒勞無功。
引《五燈會元·保福展禪師法嗣·康山契穩禪師》:“﹝ 康山 契穩禪師 ﹞曰:‘恁麼則識性無根去也?’師曰:‘隔靴搔癢。’”
宋 嚴羽 《滄浪詩話·詩法》:“意貴透徹,不可隔靴搔癢。”
周而復 《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三十:“柳惠光 覺得 江菊霞 和 唐仲笙 唱的都是高調,對私營中小商業的情況並不瞭然,講的淨是些隔靴搔癢的話。”
亦省作“隔搔”。 清 史震林 《西青散記》卷四:“嘆世人批書,非啽囈,則隔搔。”
▸ 隔靴爬癢
▸ 隔靴抓癢
▸ 搔癢
▸ 猱搔虎癢
▸ 隔搔
▸ 搔到癢處
▸ 搔著癢處
▸ 搔首不知癢處
▸ 頭癢搔跟
▸ 膝癢搔背
▸ 心癢難搔
▸ 預搔待癢
▸ 塞隔
▸ 煞癢
▸ 熱癢癢
▸ 壤隔
▸ 人心隔肚皮
▸ 人天永隔
▸ 袪癢
▸ 遷隔
▸ 親不隔疏
▸ 皮靴
▸ 皮鬆骨癢
▸ 皮靴頁兒
▸ 破靴黨
▸ 捧靴
▸ 痞隔
▸ 圮隔
▸ 爬耳搔腮
▸ 怕癢樹
▸ 爬搔
▸ 怕痛怕癢
▸ 內城京靴
▸ 明亮隔
▸ 磨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