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的意思
注音 ㄓㄤˇ ㄓㄜˇ
拼音 zhǎng zhě
詞性 名詞
基本釋義
⒈ 年紀大、輩份高的人。
例傷長者之意。——《戰國策·燕策》
為長者折枝。——《孟子·梁惠王上》
長者雖有問,役夫敢伸恨。——唐·杜甫《兵車行》
長者加以金銀華美之服。——宋·司馬光《訓儉示康》
英senior;
⒉ 指有德行的人。
例忠厚長者。
市人皆以嬴為小人,而以公子為長者。——《史記·魏公子列傳》
以君為長者。——《戰國策·魏策》
英venerable elder;
⒊ 顯貴的人。
英influential figure;
國語辭典簡編本
長者「ㄓㄤˇ ㄓㄜˇ」
年紀較大或輩分較高的人。
造句陳老伯是位受人尊敬的長者。
長者「ㄓㄤˇ ㄓㄜˇ」
⒈ 年紀較大或輩分較高的人。
引《孟子·告子下》:「徐行後長者謂之弟,疾行先長者之不弟 。」
《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僕雖罷駑,亦嘗側聞長者之遺風矣。」
近父老
⒉ 顯貴的人。
引《史記·卷五六·陳丞相世家》:「家乃負郭窮巷,以弊席為門,然門外多長者車轍。」
《文選·陳琳·檄吳將校部曲文》:「及吳諸顧陸舊族長者,世有高位,當報漢德,顯祖揚名。」
⒊ 言行仁厚或有學問、德行的人。
引《史記·卷七·項羽本紀》:「陳嬰者,故東陽令史,居縣中,素信謹,稱為長者。」
《文選·任昉·王文憲集序》:「室無姬姜,門多長者。」
引證解釋
⒈ 年紀大或輩分高的人。
引《孟子·告子下》:“徐行後長者謂之弟,疾行先長者謂之不弟。”
《後漢書·馬援傳》:“﹝ 援 ﹞閒於進對,尤善述前世行事。每言及 三輔 長者,下至閭裡少年,皆可觀聽。”
《隋書·劉炫傳》:“昔在幼弱,樂參長者。”
巴金 《秋》二十:“男女居室,人之大倫,你不知道,還敢誹謗長者!”
⒉ 指顯貴的人。
引《韓非子·內儲說下》:“刑餘之人,何事乃敢乞飲長者?”
《史記·陳丞相世家》:“﹝ 陳平 ﹞家乃負郭窮巷,以獘席為門,然門外多有長者車轍。”
三國 魏 陳琳 《檄吳將校部曲文》:“及 吳 諸 顧 陸,舊族長者,世有高位。”
《水滸傳》第六十回:“他( 盧俊義 ),是 北京 大名府 第一等長者,如何能夠得他來落草?”
⒊ 指德高望重的人。
引《韓非子·詭使》:“重厚自尊謂之長者。”
《史記·項羽本紀》:“陳嬰 者,故 東陽 令史,居縣中,素信謹,稱為長者。”
漢 班彪 《王命論》:“漢王 長者,必得天下。”
清 錢謙益 《祖璇先贈通議大夫》:“慷慨有丈夫之風,孝謹修長者之行。”
⒋ 指豪俠。 《後漢書·馬援傳》:“王氏,廢姓也。
引子石 當屏居自守,而反遊京師長者,用氣自行,多所陵折,其必敗也。”
李賢 注:“長者,謂豪俠者也。”
⒌ 舊時對男子的尊稱。
引唐 白行簡 《李娃傳》:“生跪拜前致詞曰:‘聞茲地有隙院,願稅以居,信乎?’姥曰:‘懼其淺陋湫隘,不足以辱長者所處,安敢言直耶!’”
《水滸傳》第七二回:“夙世有緣,今夕相遇二君,草草杯盤,以奉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