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史的意思
注音 ㄓㄤˇ ㄕˇ
拼音 zhǎng shǐ
基本釋義
⒈ 官名。秦置。西漢時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屬官均設長史,後歷代相沿。
例尚書長史。——諸葛亮《出師表》
孫權長史。——《資治通鑑》
長史張昭。
英adjutant; aide;
長史「ㄓㄤˇ ㄕˇ」
⒈ 職官名。漢代丞相和將軍皆設有長史官,相當於現在的祕書長或幕僚長。而唐代州刺史下設立長史官,名為刺史佐官,卻無實職。
引證解釋
⒈ 官名。 秦 置。 漢 相國、丞相, 後漢 太尉、司徒、司空、將軍府各有長史。參閱《漢書·百官公卿表上》、《後漢書·百官志一》。其後,為郡府官,掌兵馬。 唐 制,上州刺史別駕下,有長史一人,從五品。至 清,親王府、郡王府置長史,理府事。參閱《通志·職官六》、《清通典·職官十》。
▸ 將作長史
▸ 白馬長史
▸ 元長史
▸ 拉長
▸ 三長四短
▸ 三長善月
▸ 冗長
▸ 埽史
▸ 日長似歲
▸ 三長月
▸ 日長至
▸ 讓長
▸ 日長如小年
▸ 撒手長逝
▸ 日短心長
▸ 容長
▸ 日久歲長
▸ 柔長
▸ 人口增長率
▸ 容長臉
▸ 酋長
▸ 渠長
▸ 日久天長
▸ 人口自然增長
▸ 卿長
▸ 三史
▸ 情長紙短
▸ 青史氏
▸ 青袍御史
▸ 擅長
▸ 青史
▸ 取長棄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