鐃鈸的意思
注音 ㄋㄠˊ ㄅㄛˊ
拼音 náo bó
基本釋義
⒈ 一種打擊樂器。古稱銅鈸、銅盤、銅缽。其圍數寸,隱起如浮漚,貫之以韋,相擊以和樂。隋唐燕樂法曲中,有“鐃鈸”相和之樂。
鐃鈸「ㄋㄠˊ ㄅㄛˊ」
⒈ 樂器名。銅製呈圓盤狀的合擊樂器,小的稱為「鐃」,聲音較響亮。大的稱為「鈸」,聲音較渾厚。
引《儒林外史·第四回》:「吃了開經面,打動鐃鈸、叮噹,唸了一卷經,擺上早齋來。」
引證解釋
⒈ 一種打擊樂器。古稱銅鈸、銅盤、銅缽。其圍數寸,隱起如浮漚,貫之以韋,相擊以和樂。 隋 唐 燕樂法曲中,有“鐃鈸”相和之樂。
引《宋史·食貨志下二》:“﹝ 紹興 二十八年﹞寺觀鐘、磬、鐃鈸既籍定投稅外,不得添鑄。”
清 捧花生 《畫舫餘譚》:“較之故事,中元節以畫舫載僧眾,鐃鈸丁冬,放燄口,濟孤魂,尤為眼見功德。”
歐陽予倩 《桃花扇》第三幕:“奴把袈裟扯破,賣了藏經,充了木魚,丟了鐃鈸。學不得羅剎女去降魔,學不得南海水月觀音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