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圭的意思
注音 ㄓㄣˋ ㄍㄨㄟ
拼音 zhèn guī
基本釋義
⒈ 古代舉行朝儀時天子所執的玉製禮器。長一尺有二。以四鎮之山為雕飾,取安定四方之義,故稱。
⒉ 比喻行為的規範。
鎮圭「ㄓㄣˋ ㄍㄨㄟ」
⒈ 古代帝王接見諸侯朝覲時所執的圭。象徵安定天下四方。
引《周禮·春官·大宗伯》:「以玉做六瑞,以等邦國。王執鎮圭,公執桓圭。」
漢·鄭玄·注:「鎮圭者,蓋以四鎮之山為瑑飾,圭長尺有二寸。」
引證解釋
⒈ 古代舉行朝儀時天子所執的玉製禮器。長一尺有二。以四鎮之山為雕飾,取安定四方之義,故稱。
引《周禮·春官·大宗伯》:“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國。王執鎮圭。”
孫詒讓 正義:“注云‘鎮,安也’者,《廣雅·釋詁》同。雲‘所以安四方’者,《職方氏》注云‘鎮名山安地德者’也。王執此鎮圭,亦所以鎮安四方,故象彼為文。 《國語·周語》雲:‘為摯幣瑞節以鎮之。’ 韋 注云:‘鎮,重也。’重與安義亦相成也。雲‘鎮圭者,蓋以四鎮之山為瑑飾’者。 《玉人》注云:‘瑑,文飾也。’‘六瑞之瑑飾’經無文, 鄭 皆依其名義推之……雲圭長尺有二寸者,據《玉人》文。”
《南齊書·禮志上》:“天子冕而執鎮圭,尺有二寸。”
⒉ 比喻行為的規範。
引清 錢謙益 《王氏族譜序》:“自今以往,世世子孫奉夫子之言為鎮圭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