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迷紙醉的意思

注音 ㄐ一ㄣ ㄇ一ˊ ㄓˇ ㄗㄨㄟˋ

拼音 jīn mí zhǐ zuì

詞性 成語

基本釋義

⒈  謂居室和陳設精美華麗,使人迷戀醉心。後用以比喻奢侈豪華的享樂生活。

相似詞

紙醉金迷 花天酒地 燈紅酒綠

相反詞

質樸無華 粗茶淡飯 茹苦含辛 飢寒交迫

國語辭典修訂本

金迷紙醉「ㄐ一ㄣ ㄇ一ˊ ㄓˇ ㄗㄨㄟˋ」

⒈  本指絢爛奪目。語出宋·陶谷後用以比喻奢華淫靡的享樂生活。也作「紙醉金迷」。

《清異錄·卷三·金迷紙醉》:「癰醫孟斧,昭宗時常以方藥入侍。……治居宅法度奇雅,有一小室,窗牖煥明,器皆金紙,光瑩四射,金採奪目。所親見之,歸語人曰:『此室暫憩,令人金迷紙醉。』」
《官場現形記·第七回》:「一霎時,局已到齊。真正是翠繞珠圍,金迷紙醉,說不盡溫柔景象,旖旎風光!」

引證解釋

⒈  謂居室和陳設精美華麗,使人迷戀醉心。後用以比喻奢侈豪華的享樂生活。 宋 陶穀 《清異錄·金迷紙醉》:“癰醫 孟斧,昭宗 時,常以方藥入侍。

唐 末,竄居 蜀 中,以其熟於宮,故治居宅法度奇雅。有一小室,窗牗煥明,器皆金紙,光瑩四射,金採奪目。所親見之,歸語人曰:‘此室暫憩,令人金迷紙醉。’”
《官場現形記》第七回:“一霎時局已到齊,真正是翠繞珠圍,金迷紙醉,説不盡溫柔景象,旖旎風光。”
阿英 《“燈市”》:“金迷紙醉之中,同樣的有無燈的人家,突不見煙的人家,遭受了災荒的人家。”
亦省作“金迷”。 清 陳斐之 《香畹樓憶語》:“弦絶陽春之音,金迷長夜之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