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橘的意思
注音 ㄐ一ㄣ ㄐㄨˊ
拼音 jīn jú
基本釋義
⒈ 又名金柑。橘之一種。常綠灌木,葉披針形或長圓形,秋冬實熟,色黃味酸而皮甘香。
英文 kumquat, also written 金桔[jin1 ju2]
德語 Kumquatpflanze (S, Bio)
法語 kumquat
金橘「ㄐ一ㄣ ㄐㄨˊ」
⒈ 植物名。芸香科金柑屬,低矮常綠灌木。葉為革質,互生,長橢圓形,兩端均鈍,長三至六公分,表面暗綠色,裡面蒼白色,油脂密佈。花形小,白色,單立,花瓣五片。其果實也稱「金橘」,球形,熟時呈金黃色,果皮厚而柔韌,不易與果肉分離。果實可生食,或加工製成果餅、蜜餞。原產於臺灣及大陸地區東部、南部,日本、越南、菲律賓亦有出產。
引證解釋
⒈ 又名金柑。橘之一種。常綠灌木,葉披針形或長圓形,秋冬實熟,色黃味酸而皮甘香。 宋 歐陽修 《歸田錄》卷二:“金橘產於 江西,以遠難致,都人初不識。
引明道 景祐 初,始與竹子俱至京師。”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果二·金橘》:“此橘生時青盧色,黃熟則如金,故有金橘、盧橘之名。”
清 閻爾梅 《錦屏山》詩:“漁村烏柳圍金橘,僧舍香楠蔭鐵蕉。”
▸ 金色
▸ 三足金雞
▸ 三代執金
▸ 篩金
▸ 雀獻金環
▸ 榷金
▸ 卻金暮夜
▸ 裘弊金盡
▸ 群口鑠金
▸ 泉金
▸ 瓊漿金液
▸ 衽金革
▸ 雀金泥
▸ 瓊樓金闕
▸ 裘敝金盡
▸ 三豕金根
▸ 瓊廚金穴
▸ 瓊府金穴
▸ 贍部金
▸ 青金
▸ 辱金
▸ 日進斗金
▸ 賽金花
▸ 瑞金市
▸ 青龍金匱
▸ 輕金屬
▸ 敲金擊石
▸ 瑞光大金塔
▸ 鏘金
▸ 敲金擊玉
▸ 戧金
▸ 鎗金
▸ 鏘金鳴玉
▸ 敲金戛玉
▸ 千金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