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風的意思
注音 ㄒ一ㄤˋ ㄈㄥ
拼音 xiàng fēng
基本釋義
⒈ 鄉里的風俗;地方風俗。
鄉風「ㄒ一ㄤˋ ㄈㄥ」
⒈ 各地固有的風俗。
引宋·蘇軾〈歲暮思歸不可得寄子由弟〉詩三首之一:「亦欲舉鄉風,獨唱無人和。」
引證解釋
⒈ 鄉里的風俗;地方風俗。
引宋 蘇軾 《饋歲》詩:“亦欲舉鄉風,獨唱無人和。”
清 查初白 《除夕恩賜羊鹿》詩:“鄉風未敢分僚友,家祭先應薦祖宗。”
例如:各處各鄉風。
⒉ 鄉,通“向”。趨從教化。指政治上的歸順或對個人的敬仰。
引《管子·版法》:“萬民鄉風,旦暮利之。”
《史記·留侯世家》:“此其君臣百姓必皆戴陛下之德,莫不鄉風慕義,願為臣妾。”
宋 王安石 《謝林中舍啟》:“鄉風有年,修問無所。”
⒊ 鄉,通“向”。指趨向某種風氣。
引《史記·儒林列傳》:“武安侯 田蚡 為丞相,絀 黃 老 、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學儒者數百人,而 公孫弘 以《春秋》白衣為天子三公,封以 平津侯。天下之學士靡然鄉風矣。”
章炳麟 《校文士》:“而後生信其(指 龔自珍 )誑耀,以為鉅子,誠以舒縱易效,又多淫麗之詞,中其所嗜,故少年靡然鄉風。”
▸ 靡然鄉風
▸ 斐然鄉風
▸ 回鄉
▸ 陸風
▸ 扇風
▸ 三風
▸ 入鄉問俗
▸ 撒酒風
▸ 潤風風
▸ 三八作風
▸ 汝穴風
▸ 熱帶季風氣候
▸ 融風
▸ 弱風
▸ 肉屏風
▸ 汝州風
▸ 煞風景
▸ 人風
▸ 染風習俗
▸ 弱不禁風
▸ 仁風
▸ 熱鄉
▸ 日和風暖
▸ 入鄉隨俗
▸ 人生如風燈
▸ 熱毒風
▸ 撒欠颩風
▸ 鵲知風
▸ 日麗風清
▸ 鵲巢知風
▸ 秋月春風
▸ 熱帶風暴
▸ 泉鄉
▸ 裙帶風
▸ 柔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