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保的意思

注音 ㄉㄨ ㄅㄠˇ

拼音 dū bǎo

基本釋義

⒈  宋神宗熙寧時王安石創行保甲法,以十家為一保,五十家為一大保,十大保為一都保。

國語辭典修訂本

都保「ㄉㄨ ㄅㄠˇ」

⒈  宋代王安石時變募兵而創行保甲法,以十家為一保,五十家為一大保,十大保為一都保。

引證解釋

⒈  宋神宗 熙寧 時 王安石 創行保甲法,以十家為一保,五十家為一大保,十大保為一都保。

《宋史·兵志六》:“熙寧 初, 王安石 變募兵而行保甲,帝從其議……乃詔畿內之民,十家為一保,選主戶有幹力者一人為保長;五十家為一大保,選一人為大保長;十大保為一都保,選為眾所服者為都保正,又以一人為之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