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類的意思

注音 一ˊ ㄌㄟˋ

拼音 yí lèi

基本釋義

⒈  指殘存者。

⒉  謂留下其同類。

⒊  謂失其倫類,違反常理。

引證解釋

⒈  指殘存者。

《史記·高祖本紀》:“項羽 嘗攻 襄城,襄城 無遺類,皆阬之,諸所過無不殘滅。”
《北史·隋紀下·煬帝》:“百姓求捕之,網羅被水陸,禽獸有堪氅毦之用者,殆無遺類。”
宋 曾鞏 《福州奏乞在京主判閒慢曹局或近京一便郡狀》:“臣既到任,屬所部之內,寇孽遺類,往往尚聚山谷,居人未寧,遠近疑駭。”
清 唐甄 《潛書·遠諫》:“父子兄弟,死亡無遺類。”

⒉  謂留下其同類。

《左傳·哀公十一年》:“使醫除疾,而曰‘必遺類焉’者,未之有也。”

⒊  謂失其倫類,違反常理。

《莊子·徐無鬼》:“莊子 曰:‘ 齊 人蹢子於 宋 者,其命閽也不以完;其求鈃鐘也以束縛;其求唐子也,而未始出域:有遺類矣!’”
郭象 注:“唐,失也。失亡其子而不能遠索,遺其氣類。”
陸德明 釋文:“遺,亡也。亡其種類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