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愛的意思
注音 一ˊ ㄞˋ
拼音 yí ài
基本釋義
⒈ 謂遺留仁愛於後世。
⒉ 指留於後世而被人追懷的德行、恩惠、貢獻等。
⒊ 指有古人高尚德行、被人敬愛的人。
⒋ 愛未遍及;偏愛。
⒌ 謂拋棄親愛之人。
⒍ 指死者遺留下的所愛的人或物。
國語辭典簡編本
遺愛「ㄧˊ ㄞˋ」
把德惠遺留給後人。
造句他死後將器官捐出,遺愛人間。
遺愛「一ˊ ㄞˋ」
⒈ 把德惠遺留給後代。多指有德政的人而言。
引《左傳·昭公二十年》:「及子產卒,仲尼聞之,出涕曰:『古之遺愛也。』」
《漢書·卷一〇〇·敘傳下》:「淑人君子,時同功異,沒世遺愛,民有餘思。」
引證解釋
⒈ 謂遺留仁愛於後世。
引《國語·晉語二》:“死必遺愛,死民之思,不亦可乎?”
《漢書·敘傳下》:“淑人君子,時同功異。沒世遺愛,民有餘思。”
唐 王維 《故右豹韜衛長史賜丹州刺史任君神道碑》:“一門而鳧舃,皆為政以德,遺愛在人。”
明 何景明 《送石令之廣濟》詩:“知君忠孝志,遺愛 楚 人間。”
⒉ 指留於後世而被人追懷的德行、恩惠、貢獻等。
引《後漢書·西南夷傳·邛都》:“天子以 張翕 有遺愛,乃拜其子 湍 為太守。”
晉 陶潛 《影答形》詩:“立善有遺愛,胡可不自竭。”
陳毅 《哭彭雪楓同志》詩:“壯哉身殉國,遺愛萬人懷。”
⒊ 指有古人高尚德行、被人敬愛的人。
引《左傳·昭公二十年》:“及 子產 卒, 仲尼 聞之,出涕曰:‘古之遺愛也。’”
杜預 注:“子產 見愛,有古人之遺風。”
晉 袁巨集 《三國名臣序贊》:“﹝ 孔明 ﹞治國以體,民無怨聲,刑罰不濫,沒有餘泣。雖古之遺愛,何以加茲。”
《新唐書·崔琳傳》:“﹝ 崔琳 ﹞ 天寶 二年卒,祕書監 潘肅 聞之,泫然曰:‘古遺愛也!’”
⒋ 愛未遍及;偏愛。
引《後漢書·宦者傳·張讓》:“扶風 人 孟佗,資產饒贍,與奴朋結,傾竭饋問,無所遺愛。奴鹹德之。”
⒌ 謂拋棄親愛之人。
引《宋書·氐胡傳·胡大且渠蒙遜》:“臣伏尋 頭元嘉 以來,實有忠誠於國,棄親遺愛,誠在可嘉。”
⒍ 指死者遺留下的所愛的人或物。
引《西湖佳話·六橋才跡》:“太后因不悅道:‘先帝遺愛之人,官家如何不惜?’ 神宗 受命,就有個釋放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