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的意思
注音 (一)ㄉㄚˊ
拼音 (一)dá
基本釋義
國語辭典簡編本
達「ㄉㄚˊ」
1.通。
造句直達車、四通八達
2.到。
造句抵達、到達
3.實現、完成。
造句達成願望
4.表明。
造句詞不達意
5.告知。
造句傳達、轉達
6.顯達、顯貴。
造句達官貴人
7.常行不變的。
造句達德、達道
8.豁達、通達。
造句他生性豁達,一生淡泊名利,逍遙自在。
注音 (一)ㄉㄚˊ
拼音 (一)dá
[動]
1.通。如:「直達車」、「四通八達」。《呂氏春秋.孟春紀.重己》:「理塞則氣不達,味眾珍則胃充,胃充則中大鞔。」
2.到。《書經.禹貢》:「浮于淮泗、達于河。」唐.杜甫〈月夜憶舍弟〉詩:「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3.實現、完成。如:「目的已達」。
4.表現。如:「詞不達意」。
5.通曉事理。《論語.雍也》:「賜也達,於從政乎何有?」
6.告訴。如:「傳達」、「轉達」。
[形]
1.顯達、顯貴。如:「達官貴人」。《文選.李密.陳情表》:「本圖宦達,不矜名節。」
2.常行不變。如:「達德」、「達道」。《禮記.三年問》:「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達喪也。」
3.豁達、宏達。如:「達人」、「達見」。
[副]
遍。《書經.召誥》:「若翼日乙卯,周公朝至于洛,則達觀于新邑營。」
[名]
姓。如春秋時齊國有達子,明代有達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