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愆的意思
注音 ㄍㄨㄛˋ ㄑ一ㄢ
拼音 guò qiān
基本釋義
⒈ 亦作“過愆”。
⒉ 過失;錯誤。
引證解釋
⒈ 亦作“過諐”。過失;錯誤。
引宋 葉適 《辯兵部郎官朱元晦狀》:“以為善為玷闕,以好學為過愆,相為鉤距,使不能進,從旁窺伺,使不獲安。”
《明史·許相卿傳》:“未幾,以給事中 李學曾、章僑 、主事 林應驄 皆言事奪俸,復上疏諫。指帝氣驕志怠,甘蹈過諐。”
《清史稿·后妃傳·高宗那拉氏皇后》:“其後自獲過愆,朕優容如故。”
田北湖 《論文章源流》:“語其功德,則民不能忘,數其過愆,恐淋漓之未盡。”
▸ 愆過
▸ 省愆寡過
▸ 三過筆
▸ 三過
▸ 容頭過身
▸ 任過
▸ 人孰無過
▸ 認過
▸ 惹罪招愆
▸ 勸善規過
▸ 人口過剩
▸ 求過於供
▸ 賽過
▸ 請愆
▸ 惹禍招愆
▸ 趨過
▸ 輕愆
▸ 秋風過耳
▸ 青過於藍
▸ 輕過
▸ 翹過
▸ 愆闕
▸ 愆候
▸ 愆墮
▸ 愆滯
▸ 愆伏
▸ 愆佚
▸ 愆德隳好
▸ 愆忒
▸ 愆謬
▸ 愆失
▸ 愆弊
▸ 愆虞
▸ 愆戾山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