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勇的意思

注音 一ㄡˊ ㄩㄥˇ

拼音 yóu yǒng

基本釋義

⒈  失去統屬的逃散的兵士。勇,清代指地方臨時招募的兵卒,亦泛指士兵。

國語辭典修訂本

遊勇「一ㄡˊ ㄩㄥˇ」

⒈  勇,地方臨時招募的士兵。遊勇指無編制的散兵。

清·俞樾《春在堂隨筆·卷三》:「今海內新遭發捻之禍,元氣已極敝矣,無業之遊民,失職之遊勇,伏戎於莽,紛紛皆是。」

浪人

引證解釋

⒈  失去統屬的逃散的兵士。勇, 清 代指地方臨時招募的兵卒,亦泛指士兵。

清 俞樾 《春在堂隨筆》卷三:“今海內新遭髮捻之禍,元氣已極敝矣,無業之遊民,失職之遊勇,伏戎於莽,紛紛皆是。”
梁啟超 《中國地理大勢論》:“近數十年,遊勇麕集,椎埋相接,故其人最喜亂。”
魯迅 《南腔北調集·<自選集>自序》:“只因為成了遊勇,布不成陣了,所以技術雖然比先前好一些,思路也似乎較無拘束,而戰鬥的意氣卻冷得不少。”
指失去統屬而流散的兵卒。 龔振黃 《青島潮·青島問題之由來》:“是時, 李秉衡 為 山東 巡撫,解散本省軍隊,遊勇四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