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詩的意思
注音 一ˋ ㄕ
拼音 yì shī
基本釋義
⒈ 指《詩經》未收的古代詩歌。見於先秦經傳諸子中的約有數十處,多為零篇殘句。
⒉ 謂詩人的一些散佚篇章,未經收入專集中,由後人發現而輯出者。
逸詩「一ˋ ㄕ」
⒈ 未收入詩經中的古詩。
引清·桂馥《札樸·卷二·溫經·逸詩》:「古者謠諺皆謂之詩,其採於遒人者,如國風是也。未採者,傳聞里巷,凡周秦諸書引詩不在四家編內者,皆得之傳聞,故曰逸詩。」
引證解釋
⒈ 指《詩經》未收的古代詩歌。見於 先秦 經傳諸子中的約有數十處,多為零篇殘句。
引《晉書·束晳傳》:“昔 周公 成 洛邑,因流水以汎酒,故逸《詩》雲‘羽觴隨波’。”
唐 崔國輔 《奉和聖制上巳祓禊應制》:“逸《詩》何足對,窅作掩 東周。”
明 何良俊 《四友齋叢說·考文》:“逸《詩》之散見經傳者,附載於後。”
郭沫若 《關於大規模收集民歌問題》:“我們看一些子書裡引的逸《詩》,就不是那麼整齊。”
⒉ 謂詩人的一些散佚篇章,未經收入專集中,由後人發現而輯出者。
引《文教資料》1988年第4期:“這些詩作,由於種種原因,有些後來未能被搜輯編入詩家的專集之中,就成了集外逸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