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寶的意思
注音 ㄊㄨㄥ ㄅㄠˇ
拼音 tōng bǎo
基本釋義
⒈ 中國舊時錢幣的一種名稱。起於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鑄造的“開元通寶”。以後歷代都曾沿用,“通寶”二字前常冠以年號、朝代或國名,鑄於幣面。如南唐的“唐國通寶”、宋代的“太平通寶”、元代的“至正通寶”、明代的“大明通寶”、清代的“康熙通寶”等。
通寶「ㄊㄨㄥ ㄅㄠˇ」
⒈ 通用的錢幣。自唐以來的貨幣,多以通寶為名,至清末製作銅元,銀元始廢。
例如:「開元通寶」、「正隆通寶」。
引證解釋
⒈ 中國 舊時錢幣的一種名稱。起於 唐高祖 武德 四年(公元621年)鑄造的“開元通寶”。以後歷代都曾沿用,“通寶”二字前常冠以年號、朝代或國名,鑄於幣面。如 南唐 的“唐國通寶”、 宋 代的“太平通寶”、 元 代的“至正通寶”、 明 代的“大明通寶”、 清 代的“康熙通寶”等。 日本、越南、朝鮮 等國的錢幣也曾用“通寶”之名。
▸ 龍鳳通寶
▸ 開元通寶
▸ 海東通寶
▸ 開通元寶
▸ 通天寶帶
▸ 大寶
▸ 融匯貫通
▸ 神通力
▸ 神通遊戲
▸ 融會通浹
▸ 融會貫通
▸ 三寶殿
▸ 融液貫通
▸ 全通
▸ 鵲潢寶扛
▸ 如獲至寶
▸ 融釋貫通
▸ 融通
▸ 曲徑通幽
▸ 窮通得失
▸ 獅蠻寶帶
▸ 賽寶
▸ 善以為寶
▸ 權通
▸ 榮寶齋
▸ 清通
▸ 情通
▸ 慶弔不通
▸ 窮通
▸ 窮通皆命
▸ 贍通
▸ 窮則變,變則通
▸ 鏹寶
▸ 強通
▸ 親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