逋逃的意思

注音 ㄅㄨ ㄊㄠˊ

拼音 bū táo

基本釋義

⒈  逃亡;逃竄。

千計逋逃。

flee; abscond;

⒉  逃亡的罪人;流亡的人。

runaway;

國語辭典修訂本

逋逃「ㄅㄨ ㄊㄠˊ」

⒈  逃亡的罪人。

《書經·牧誓》:「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長,是信是使,是以為大夫卿士。」
唐·杜甫〈遣遇〉詩:「奈何黠吏徒,漁奪成逋逃。」

⒉  逃亡。也作「波濤」、「波逃」、「浮逃」。

《書經·費誓》:「馬牛其風,臣妾逋逃,勿敢越逐。」
《儒林外史·第七回》:「貞臣良佐,忽為悖逆之人;郡守部曹,竟作逋逃之客。」

引證解釋

⒈  逃亡;流亡。

《書·費誓》:“馬牛其風,臣妾逋逃。”
孔 傳:“馬牛其有風佚,臣妾逋亡。”
漢 趙曄 《吳越春秋·夫差內傳》:“軍敗身辱,逋逃出走。”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二:“欲逋逃,又恐怕諸軍笑。”
洪深 《電影戲劇的編劇方法》第六章三:“為因戀愛的過失而逋逃。”

⒉  逃亡的罪人;流亡者。

《書·牧誓》:“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長,是信是使,是以為大夫卿士。”
孔 傳:“言 紂 棄其賢臣而尊長逃亡之罪人信用之。”
漢 揚雄 《百官箴·光祿勳箴》:“忘其廊廟,而聚夫逋逃。”
唐 杜甫 《遣遇》詩:“奈何黠吏徒,漁奪成逋逃。”

⒊  謂藏納。

楊篤生 《新湖南》第四篇:“國家之政治機關,乃吾國民建設大社會之完全秩序,非政府之所得藪逋逃而憑狐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