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令狀的意思
注音 ㄐㄨㄣ ㄌ一ㄥˋ ㄓㄨㄤˋ
拼音 jūn lìng zhuàng
詞性 名詞
基本釋義
⒈ 原為戲曲和舊小說中所說接受軍令後寫的保證書,表示如不能完成任務,願依軍法受懲。現泛指接受某項重大任務後寫的保證書。
英written pledge to dosth,the failing of which would subject one to military punishment;
軍令狀「ㄐㄨㄣ ㄌ一ㄥˋ ㄓㄨㄤˋ」
⒈ 在軍中具結保證,倘有違背,願依軍令處罪的檔案。
引《三國演義·第四六回》:「怎敢戲都督!願納軍令狀:三日不辦,甘當重罰。」
- 成語解釋軍令狀
引證解釋
⒈ 接受命令後寫的保證書。表示不能完成任務,願受嚴厲處分。
引宋 王明清 《揮麈後錄》卷六:“範德孺 帥 慶州 日,忽 夏 人入寇,圍城甚急……麾下有老指揮使,獨來前曰:‘願勒軍令狀,保無它。’”
《三國演義》第四九回:“孔明 曰:‘如此,立下文書。’ 雲長 便與了軍令狀。”
蔣子龍 《喬廠長上任記·出山》:“喬光樸 仍是用緩慢平穩的語氣說:‘我願立軍令狀。’”
亦省作“軍狀”。 元 康進之 《李逵負荊》第二折:“[ 宋江 雲:]既如此,立下軍狀,學究兄弟收著。”
《水滸傳》第五五回:“呼延灼 和 韓滔、彭玘,都與了必勝軍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