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無完膚的意思
注音 ㄕㄣ ㄨˊ ㄨㄢˊ ㄈㄨ
拼音 shēn wú wán fū
詞性 成語
基本釋義
⒈ 《三國志·魏書·鄧艾傳》“子忠與艾俱死”裴松之注引《世語》:“師纂亦與艾俱死……死之日體無完皮。”後以“身無完膚”指被打得遍體鱗傷。
⒉ 比喻遭到攻擊或破壞後難以自存的局面。
身無完膚「ㄕㄣ ㄨˊ ㄨㄢˊ ㄈㄨ」
⒈ 身上面板無一處完好。形容全身都遭受創傷。宋·司馬光也作「體無完膚」。
引《涑水記聞·卷一五》:「竇平等皆朝士搒掠,身無完膚,皆銜冤自誣。」
引證解釋
⒈ 後以“身無完膚”指被打得遍體鱗傷。
引《三國志·魏書·鄧艾傳》“子 忠 與 艾 俱死” 裴松之 注引《世語》:“師纂 亦與 艾 俱死……死之日體無完皮。”
《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二:“君不見 貫高 當時白 趙王,身無完膚猶自強。”
《東周列國志》第九七回:“魏齊 親自下視,見 范雎 斷脅折齒,身無完膚。”
⒉ 比喻遭到攻擊或破壞後難以自存的局面。
引明 沉德符 《野獲編·臺省·御史大夫被論》:“吳(吳時來 )自 姜(姜士昌 )疏出,攻擊疊至,身無完膚,旋卒於伍,尋至奪諡。”
清 龔自珍 《與江子屏箋》:“漢 人有一種風氣,與經無與,而附於經,謬以 裨灶、梓慎 之言為經,因以汩陳五行、矯誣上帝為説經,《大易》《洪範》,身無完膚,雖 劉向 亦不免。”
梁啟超 《論請願國會當與請願政府並行》:“試觀今世各國雖以賢才處政府,未有不遭攻難以致身無完膚者。”
▸ 肌無完膚
▸ 體無完膚
▸ 無完膚
▸ 人無完人
▸ 分身無術
▸ 身無分文
▸ 身無長物
▸ 身無擇行
▸ 身體髮膚
▸ 身無立錐
▸ 身無寸鐵
▸ 身無寸縷
▸ 身無長處
▸ 體無完皮
▸ 完膚
▸ 走身無路
▸ 死無葬身之所
▸ 完身
▸ 完美無疵
▸ 完整無缺
▸ 完美無瑕
▸ 完美無缺
▸ 完好無缺
▸ 無身
▸ 滿身
▸ 軟弱無力
▸ 三轉身
▸ 少小無猜
▸ 軟弱無能
▸ 容身之地
▸ 容頭過身
▸ 容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