踖踧的意思

注音 ㄐ一ˊ ㄘㄨˋ

拼音 jí cù

基本釋義

⒈  恭敬而又侷促不安。

⒉  徘徊不進貌。

引證解釋

⒈  恭敬而又侷促不安。

宋 文同 《將赴洋州書東谷舊隱》詩:“一從入仕路,行步每踖踧。”
清 趙翼 《簷曝雜記·徐健庵》:“嘗有人日具名紙謁其門,必餽司閽者十金,而不求見,但囑以名達 徐 而已。閽人怪之,密以白 徐。徐 令留見之,其人故作踖踧狀,謂吾誠意未到,不敢求見也。”
袁枚 《隨園詩話補遺》卷八引 清 孫雲鳳 《賀新涼》詞:“本借湖山供笑傲,何意翻多怒觸,披讀處,難勝踖踧。”

⒉  徘徊不進貌。

清 許乃谷 《七裡溝建橋歌》:“濁流怒捲石如屋,亂舞江心擲平陸。一心利濟豈無人,到此驚嗟都踖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