謁問的意思
注音 一ㄝˋ ㄨㄣˋ
拼音 yè wèn
基本釋義
⒈ 求託之言。
⒉ 晉見問候。
引證解釋
⒈ 求託之言。
引漢 劉向 《說苑·談叢》:“謁問析辭勿應,怪言虛説忽稱。”
⒉ 晉見問候。 唐 孟棨 《本事詩·怨憤》:“宰相 李適之 疏直坦夷,時譽甚美。
引李林甫 惡之,排誣罷免。朝客來,雖知無罪,謁問甚稀。”
明 海瑞 《驛傳議·上策》:“責下禮貌據典制,無今日謁問送迎、多方求備。”
▸ 三推六問
▸ 入境問俗
▸ 入國問俗
▸ 入鄉問俗
▸ 入國問禁
▸ 入邦問俗
▸ 若要好,問三老
▸ 入謁
▸ 睿問
▸ 入竟問禁
▸ 入境問禁
▸ 趨謁
▸ 賕謁
▸ 榮問
▸ 取問
▸ 窮問
▸ 慶問
▸ 請謁
▸ 請問
▸ 秋山問道圖
▸ 清問
▸ 慶謁
▸ 親謁
▸ 勤學好問
▸ 潛圖問鼎
▸ 愀問
▸ 譴問
▸ 覷問
▸ 求田問舍
▸ 求神問卜
▸ 切問近思
▸ 切問
▸ 遣問
▸ 求籤問卜
▸ 啟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