諱疾忌醫的意思

注音 ㄏㄨㄟˋ ㄐ一ˊ ㄐ一ˋ 一

拼音 huì jí jì yī

詞性 動詞 形容詞 成語

基本釋義

⒈  諱忌:隱瞞過失。指自己有過失,卻不喜歡接受別人的規勸。

今人有過,不喜人規,如諱疾而忌醫,寧滅其身而無悟也。——宋·周敦頤《周子通書》

hide one's sickness for fear of treatment; conceal one's fault for fear of criticism;

相似詞

文過飾非 文過

相反詞

聞過則喜 從諫如流 激濁揚清

國語辭典簡編本

諱疾忌醫「ㄏㄨㄟˋ ㄐㄧˊ ㄐㄧˋ ㄧ」

怕人知道有病而隱瞞病情,拒絕就醫治療。後比喻掩飾過失而不願聽人規勸。

造句有缺點就要改進,切莫諱疾忌醫

國語辭典修訂本

諱疾忌醫「ㄏㄨㄟˋ ㄐ一ˊ ㄐ一ˋ 一」

⒈  名醫扁鵲三見蔡桓公,皆看出桓公有病,且一次比一次嚴重,但桓公卻不承認,也不肯就醫,終至喪生。見《韓非子·喻老》。後比喻掩飾過失而不願聽人規勸。

如:「有缺點就要改進,切莫諱疾忌醫。」

引證解釋

⒈  隱瞞疾病,不願醫治。

清 錢謙益 《第五問》:“夫庸醫之診病也,一言而中,則病者改容而聽之,何也?以為庸醫不足信,而諱疾忌醫者,其病必不可為也。”

⒉  比喻掩飾缺點錯誤,害怕批評,不願改正。

元 胡助 《月食遇雨》詩:“市人聞此言,開口笑咍咍,或疑上天公,諱疾忌醫深閟埋。”
鄭觀應 《盛世危言·海防中》:“西報謂:‘ 中國 固守成法,科目政治決難更改。縱深知積弊,擇泰西之善者行之,然諱疾忌醫,不肯實心實力。’”
巴金 《探索與回憶·再談探索》:“我說未治好的傷痕比所謂傷痕文學更厲害,更可怕,我們必須面對現實,不能諱疾忌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