詁訓的意思
注音 ㄍㄨˇ ㄒㄨㄣˋ
拼音 gǔ xùn
基本釋義
⒈ 解釋古語。
⒉ 古語的意義。
引證解釋
⒈ 解釋古語。
引《後漢書·桓譚傳》:“博學多通,徧習《五經》,皆詁訓大義,不為章句。”
李賢 注引《說文》:“詁,訓古言也。”
唐 楊炯 《<王勃集>序》:“於是編次《論語》,各以群分,窮源造極,為之詁訓。”
郭沫若 《集外·<管子集校>敘錄》:“宋 代言《管子》者以 張嵲 《讀管子》一文最見功力,其文雖不足四百字,而詁訓精確,洞見閫奧。”
⒉ 古語的意義。
引晉 郭璞 《<爾雅>序》:“夫《爾雅》者,所以通詁訓之指歸,敘詩人之興詠。”
宋 歐陽修 《尹源字子漸序》:“君之名 源,而字 子淵。夫源發於淵,深且止也,於詁訓不類,又無所表發其名之美,甚非稱。”
清 曾國藩 《書<學案小識>後》:“惠定宇、戴東原 之流,鉤研詁訓,本 河間獻王 實事求是之旨,薄 宋 賢為空疏。”
▸ 詁訓學
▸ 訓詁學
▸ 訓詁
▸ 柔訓
▸ 請訓
▸ 儒訓
▸ 前訓
▸ 培訓
▸ 丕訓
▸ 耆訓
▸ 旁訓
▸ 姆訓
▸ 莫訓
▸ 謨訓
▸ 難訓
▸ 明訓
▸ 面命耳訓
▸ 內訓
▸ 輪訓
▸ 靈訓
▸ 聆訓
▸ 歷朝聖訓
▸ 禮訓
▸ 李思訓
▸ 壼訓
▸ 苦訓
▸ 軍訓
▸ 軍事訓練
▸ 經訓
▸ 經驗教訓
▸ 警訓
▸ 借訓
▸ 戒訓
▸ 解訓
▸ 誡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