蠻氈的意思
注音 ㄇㄢˊ ㄓㄢ
拼音 mán zhān
基本釋義
⒈ 見“蠻氈”。
引證解釋
⒈ 亦作“蠻氊”。我國西南和南方少數民族地區產的毛氈。
引宋 蘇軾 《郭綸》詩:“我當憑軾與寓目,看君飛矢射蠻氊。”
一本作“蠻氈”。 宋 范成大 《桂海虞衡志·志器》:“蠻氈出西南諸蕃,以 大理 者為最。蠻人晝披夜臥,無貴賤,人有一氈。”
宋 陸游 《醉眠曲》:“一杯一杯意忽倦,徑撥紙帳投蠻氈。”
▸ 戎蠻
▸ 獅蠻
▸ 戎氈
▸ 獅蠻寶帶
▸ 蛩蛩氈
▸ 蛩蚊氈
▸ 如坐鍼氈
▸ 蛩氈
▸ 蛩駏氈
▸ 強蠻
▸ 淺蠻
▸ 青氈故物
▸ 青氈舊物
▸ 青氈
▸ 菩薩蠻
▸ 齧雪吞氈
▸ 齧雪餐氈
▸ 嚙氈
▸ 齧氈
▸ 南蠻
▸ 南蠻鴂舌
▸ 南詔蠻
▸ 南蠻鴃舌
▸ 乃蠻
▸ 南蠻子
▸ 緡蠻
▸ 邈蠻
▸ 毛裡拖氈
▸ 蠻服
▸ 蠻檣
▸ 茫蠻
▸ 蠻雲瘴雨
▸ 蠻莫
▸ 蠻話
▸ 蠻爭觸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