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木的意思

注音 ㄆㄢˊ ㄇㄨˋ

拼音 pán mù

基本釋義

⒈  指盤曲而難以為器的樹木。

⒉  傳說中的山名。一說,即扶桑。

國語辭典修訂本

蟠木「ㄆㄢˊ ㄇㄨˋ」

⒈  盤屈的大木。

唐·白居易〈答馬侍御見贈〉詩:「蟠木詎堪明主用,籠禽徒與故人疏。」

引證解釋

⒈  指盤曲而難以為器的樹木。

漢 鄒陽 《獄中上書自明》:“蟠木根柢,輪囷離奇,而為萬乘器者,何則?以左右先為之容也。”
唐 孟郊 《山老吟》:“蟠木為我身,始得全天年。”
宋 李綱 《謝除尚書右僕射表》:“顧臣何者,被遇若茲。蟠木輪囷,無左右先容之助;循牆傴僂,懷顛危非據之慙。”

⒉  傳說中的山名。一說,即 扶桑。參閱 清 錢大昕 《廿二史考異·史記一·五帝本紀》、 清 俞樾 《群經平議·大戴禮記二》。

《大戴禮記·五帝德》:“﹝ 顓頊 ﹞乘龍而至四海,北至於 幽陵,南至於 交趾,西濟於 流沙,東至於 蟠木。”
孔廣森 補註:“《海外經》曰:東海 中有山焉,名曰 度索,上有大桃樹,屈蟠三千里, 裴駰 謂 蟠木 即此也。”
北周 庾信 《週五聲調曲·宮調曲四》:“陰陵 朝北附, 蟠木 引東臣。”
章炳麟 《封建考》:“昔在 顓頊,地東至 蟠木,南至 交趾。蟠木 者,一曰 榑木,則 扶桑 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