蜥蜴的意思
注音 ㄒ一 一ˋ
拼音 xī yì
詞性 名詞
基本釋義
⒈ 亦作“蜥易”。
⒉ 爬行動物。又名石龍子,通稱四腳蛇。
⒊ 比喻人格卑鄙的小人。
英文 lizard
德語 Echsen (S, Bio), echte Eidechse ( lat. Lacertidae ) (S), Eidechse ( lat. Lacertidae ) (S, Bio), echsenartige (Adj)
法語 lézard
國語辭典簡編本
蜥蜴「ㄒㄧ ㄧˋ」
動物名。脊椎動物爬蟲綱有鱗目石龍子科。種類繁多,體型隨種類不同而有差別,身長多在三十公分左右,四肢粗短,具有鉤爪或吸盤,尾巴遇敵害會自動斷掉,以轉移敵人的注意力。捕捉昆蟲和其他小動物為食,溫帶和寒帶地區蜥蜴有冬眠的習性。
造句臺灣常見的壁虎也是蜥蜴的一種。 △龍子、石龍、石龍子、四腳蛇 ◎
蜥蜴「ㄒ一 一ˋ」
⒈ 動物名。脊椎動物爬蟲綱有鱗目石龍子科。體表有細小鱗片,頭比胸部狹小,口吻短而厚,四肢粗短具鉤爪,尾巴細長易斷。雄體背面青綠色,雌體背面淡褐色,腹部均呈淡黃色。棲息於草叢中,捕食昆蟲和其他小動物,有冬眠。
引證解釋
⒈ 亦作“蜥易”。
⒉ 爬行動物。又名石龍子,通稱四腳蛇。
引漢 荀悅 《漢紀·武帝紀一》:“朔(東方朔 )自請布卦射之曰:‘臣欲以為龍,復無角;臣欲以為蛇,復有足;跂跂脈脈善緣壁,此非守宮,當是蜥蜴。’”
清 李慈銘 《越縵堂讀書記·夏小正補傳》:“匽讀為蝘,蝘蜓,守宮也。在壁曰蝘蜓,在艸曰蜥易。世稱它蠍之類,五日節必伏,興者生也。此説為前人所未發。”
秦牧 《長街燈語·人和稗草的戰爭》:“除了昆蟲的擬態,也還使人想到蜥蜴的變色,病菌的潛伏。”
⒊ 比喻人格卑鄙的小人。
引明 無名氏 《鳴鳳記·燈前修本》:“既以感激天恩,敢不捨身圖報。目今蜥蜴雖除,虎狼入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