蕩蕩的意思

注音 ㄉㄤˋ ㄉㄤˋ

拼音 dàng dàng

基本釋義

⒈  參見:蕩蕩,蕩蕩。

國語辭典簡編本

蕩蕩「ㄉㄤˋ ㄉㄤˋ」

廣大。

造句浩浩蕩蕩

國語辭典修訂本

蕩蕩「ㄉㄤˋ ㄉㄤˋ」

⒈  浮誇不實的樣子。

《漢書·卷二五·郊祀志下》:「聽其言,洋洋滿耳,若將可遇,求之,蕩蕩如繫風捕景,終不可得。」

⒉  法度廢壞的樣子。

如:「版版蕩蕩」。

引證解釋

⒈  浩大貌;空曠貌。

《韓詩外傳》卷二:“盪盪乎其義不可失也,磏乎其廉而不劌也。”
《漢書·郊祀志下》:“及言世有僊人,服食不終之藥……聽其言,洋洋滿耳,若將可遇;求之,盪盪如係風捕景,終不可得。”
顏師古 注:“盪盪,空曠之貌也。”
1. 廣大貌;博大貌。 《書·洪範》:“無偏無黨,王道蕩蕩。”
《論語·泰伯》:“大哉 堯 之為君也……蕩蕩乎,民無能名焉。”
朱熹 集註:“蕩蕩,廣遠之稱也。”
《漢書·禮樂志》:“大海蕩蕩水所歸,高賢愉愉民所懷。”
顏師古 注:“蕩蕩,廣大貌也。”
元 揭傒斯 《賦得海上雲送良上人歸徑山》:“蕩蕩無邊涯,悠悠何所之?”

⒉  心胸寬廣貌。

《論語·述而》:“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
《荀子·非十二子》:“士君子之容……蕩蕩然,是父兄之容也。”

⒊  水奔突湧流貌。

《書·堯典》:“湯湯洪水方割,蕩蕩懷山襄陵,浩浩滔天。”
孔 傳:“蕩蕩,言水奔突有所滌除。”
《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蕩蕩乎八川分流,相背異態,東西南北,馳騖往來。”
呂延濟 注:“蕩蕩,流貌。”
《晉書·孫綽傳》:“中夏蕩蕩,一時橫流,百郡千城,曾無完郛者,何哉?”

⒋  恣縱貌;無所約束貌。

《詩·大雅·蕩》:“蕩蕩上帝,下民之闢。”
《吳子·料敵》:“敵人之來,蕩蕩無慮。旗旌煩亂,人馬數顧。一可擊十,必使無措。”
漢 趙曄 《吳越春秋·勾踐歸國外傳》:“君不名教,臣不名謀,民不名使,官不名事,國中蕩蕩,無有政令。”
宋 陶穀 《清異錄·酒漿》:“酒國安恬,無君臣貴賤之拘,無財利之圖,無刑罰之避,陶陶焉,蕩蕩焉,其樂可得而量也。”

⒌  飄蕩貎;吹拂貌。

宋 羅大經 《鶴林玉露》乙編卷六:“今枯骨朽腐……化為朽壤,蕩蕩游塵,豈能與生者相感,以致禍福乎?”
《清平山堂話本·西湖三塔記》:“風蕩蕩,翠飄紅,忽南北,忽西東。”
《白雪遺音·起字呀呀喲·逛花園》:“和風蕩蕩春日暖,碧桃枝頭鳥聲喧。”

⒍  空無所有貌。

《東觀漢記·馬援傳》:“譬如嬰兒頭多蟣蝨,而剃之蕩蕩,蟣蝨無所復依。”
漢 荀悅 《漢紀·成帝紀三》:“及言世有僊人,服食不終之藥……聽其辭洋洋滿耳,若將可遇;求之蕩蕩,若繫風捕影不可得。”

⒎  光亮明淨貌。

《史記·滑稽列傳》:“漆城雖於百姓愁費,然佳哉!漆城蕩蕩,寇來不能上。”
宋 蘇軾 《廬山二勝·開先潄玉亭》詩:“我來不忍去,月出飛橋東,蕩蕩白銀闕,沉沉水精宮。”
清 龔自珍 《天琴頌》:“重華 在堂, 周公 在下,蕩蕩有日月而無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