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長城的意思

注音 ㄨㄢˋ ㄌ一ˇ ㄔㄤˊ ㄔㄥˊ

拼音 wàn lǐ cháng chéng

詞性 名詞 成語

基本釋義

⒈  指中國西起嘉峪關東至山海關的長城。戰國時秦、燕、趙等國都修過長城,秦始皇滅六國後,為了防禦匈奴南侵,將北方的長城連貫起來。今長城為明代所修,全長六千七百公里。

the Great Wall;

⒉  比喻國家的棟樑重臣或軍隊。

吞珪既喪,壞了萬里長城,國中精銳已盡,如何是好。——《水滸後傳》

國語辭典修訂本

萬里長城「ㄨㄢˋ ㄌ一ˇ ㄔㄤˊ ㄔㄥˊ」

⒈  我國古代偉大的工程之一。始建於春秋戰國(西元前770~476)​,今存者為明代所修建。西起甘肅嘉峪關,東到遼寧丹東鴨綠江畔的虎山口,橫亙甘肅、寧夏、陝西、山西、蒙古、河北、遼寧等地。沿線險要或交通要衝都設有關口,如山海關、居庸關、娘子關等。

⒉  比喻國家的棟樑。

《南史·卷一五·檀道濟傳》:「道濟見收,憤怒氣盛,目光如炬,俄爾間引飲一斛,乃脫幘投地曰:『乃壞汝萬里長城!』」
明·陳忱《水滸後傳·第一二回》:「吞珪既喪,壞了萬里長城,國中精銳已盡,如何是好?」

引證解釋

⒈  指 秦始皇 為了防禦北方 匈奴 貴族的侵略所修繕的西起 臨洮,北傍 陰山,東至 遼東 的古長城。參見“長城”。

⒉  比喻不可逾越的障礙。

瞿秋白 《<魯迅雜感選集>序言》:“無產階級和周圍的各種小資產階級之間本來就沒有一座萬里長城隔開著。”
毛澤東 《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第一章第四節:“從‘老百姓’到軍人之間有一個距離,但不是萬里長城,而是可以迅速地消滅的。”

⒊  比喻國家所依賴的戰將。

《南史·檀道濟傳》:“道濟 見收,憤怒氣盛,目光如炬,俄爾間引飲一斛。乃脫幘投地,曰:‘乃壞汝萬里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