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棄的意思

注音 ㄗˋ ㄑ一ˋ

拼音 zì qì

基本釋義

⒈  自甘落後,不求上進。

self-renunciation;

國語辭典修訂本

自棄「ㄗˋ ㄑ一ˋ」

⒈  自取絕棄。

《文選·朱浮·為幽州牧與彭寵書》:「常竊悲京城太叔以不知足而無賢輔,卒自棄於鄭也。」
清·張爾岐〈辨志〉:「故人之漫無所志,安居飽食而已者,自棄者也。」

如:「自暴自棄」。

引證解釋

⒈  亦作“自棄”。

⒉  自甘落後,不求上進。

《孟子·離婁上》:“吾身不能居仁由義,謂之自棄也。”
三國 魏 曹植 《上責躬應詔詩表》:“是以愚臣徘徊於恩澤而不敢自棄者也。”
明 高啟 《答餘新鄭》詩:“幸逢昌期勿自棄,願更努力脩嘉名。”

⒊  猶自絕。

《史記·周本紀》:“今 殷王 紂 維婦人言是用,自棄其先祖肆祀不答,昬棄其家國,遺其王父母弟不用,乃維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長,是信是使,俾暴虐於百姓,以姦軌於 商 國。”
《史記·南越列傳》:“又遙聞 高後 盡誅 佗 宗族,掘燒先人冢,以故自棄,犯 長沙 邊境。”
《後漢書·朱浮傳》:“常竊悲 京城太叔 以不知足而無賢輔,卒自棄於 鄭 也。”

⒋  辜負自己。見“自棄”。

唐 白居易 《長恨歌》:“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