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分的意思
注音 ㄗˋ ㄈㄣ
拼音 zì fēn
基本釋義
⒈ 自料,自以為。
自分「ㄗˋ ㄈㄣ」
⒈ 自己估量、揣測。
引《西遊記·第一三回》:「苦得個法師襯身無地,真個有萬分悽楚,已自分必死,莫可奈何。」
《聊齋志異·卷二·嬰寧》:「自上元相遇,凝思成疾,自分化為異物。」
引證解釋
⒈ 自料,自以為。
引《漢書·蘇武傳》:“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 武,請畢今日之驩,效死於前。”
三國 魏 曹植 《上責躬應詔詩表》:“心離志絶,自分黃耇無復執珪之望。”
宋 陳亮 《書趙永豐訓之行錄後》:“推公之志而揆公之才,固非自分於一死者,義之所在,不約而自隱其中之所存耳。”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獻二·王公家書》:“當是時, 馮公 自分不免, 王公 備任慘毒。”
▸ 涇渭自分
▸ 自然分工
▸ 分色
▸ 分組
▸ 分時
▸ 分批
▸ 三分
▸ 三自一包
▸ 三分天下有其二
▸ 閏分
▸ 三分鐘熱度
▸ 入木三分
▸ 任其自流
▸ 人身自由
▸ 人自為戰
▸ 任其自便
▸ 篩分
▸ 人以群分
▸ 人自為鬥
▸ 人人有分
▸ 任其自然
▸ 燃糠自照
▸ 日分
▸ 人人自危
▸ 去就之分
▸ 人自為政
▸ 人不自安
▸ 群分
▸ 然糠自照
▸ 任真自得
▸ 群分類聚
▸ 勸分
▸ 缺分
▸ 屈身守分
▸ 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