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堂肯構的意思

注音 ㄎㄣˇ ㄊㄤˊ ㄎㄣˇ ㄍㄡˋ

拼音 kěn táng kěn gòu

詞性 成語

基本釋義

⒈  《書·大誥》:“若考作室,既厎法,厥子乃弗肯堂,矧肯構?”孔傳:“以作室喻政治也,父已致法,子乃不肯為堂基,況肯構立屋乎?”後因以“肯堂肯構”或“肯構肯堂”比喻子能繼承父業。

國語辭典修訂本

肯堂肯構「ㄎㄣˇ ㄊㄤˊ ㄎㄣˇ ㄍㄡˋ」

⒈  比喻子能承繼父業。語本也作「肯構肯堂」。

《書經·大誥》:「若考作室既底法,厥子乃弗肯堂,矧肯構。」

敗業傾家

引證解釋

⒈  或省作“肯構”。

《書·大誥》:“若考作室,既厎法,厥子乃弗肯堂,矧肯構?”
孔 傳:“以作室喻政治也,父已致法,子乃不肯為堂基,況肯構立屋乎?”
《醉醒石》第七回:“家有嚴君,斯多賢子。肯構肯堂,流譽後世。”
宋 蘇轍 《謝講徹論語賜燕狀》之二:“始於好學,竚觀聖政之新;終克肯堂,益助慈心之喜。”
元 劉壎 《隱居通議·駢儷三》:“肯堂收教子之功,含飴遂弄孫之樂。”
清 趙翼 《偉兒葬金壇之夏蕭村》詩:“諸子中惟汝肯堂,儒家本色陋膏粱。”
宋 王禹偁 《鄭善果非正人論》:“光肯構之孝心,礪盡忠之臣節。”
明 文徵明 《賀東畬錢先生構別墅》詩:“生兒已副高門望,作室能忘肯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