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的意思
注音 ㄍㄥˇ
拼音 gěng
基本釋義
國語辭典簡編本
耿「ㄍㄥˇ」
1.正直不阿的。
造句耿介、耿直
2.姓。
注音 ㄍㄥˇ
拼音 gěng
[形]
1.明亮的、光大的。如:「耿月」。《書經.立政》:「以覲文王之耿光,以揚武王之大烈。」
2.正直不阿的。如:「耿介」、「耿直」。唐.韓愈〈南山詩〉:「參差相疊重,剛耿陵宇宙。」
3.悲傷、悲痛。《梁書.卷二七.殷鈞傳》:「知比諸德,哀頓為過,又所進殆無一溢,甚以酸耿。」
[動]
照耀。《國語.晉語三》:「若入,必伯諸侯以見天子,其光耿於民矣。」宋.陸游〈西村〉詩:「一首清詩記今夕,細雲新月耿黃昏。」
[名]
姓。如漢代有耿壽昌。
▸ 清耿
▸ 清耿耿
▸ 孤耿
▸ 耿命
▸ 耿挺
▸ 耿耀
▸ 耿直
▸ 耿耿在心
▸ 耿餅
▸ 耿賈
▸ 耿灼
▸ 耿烈
▸ 耿耿
▸ 耿耿於心
▸ 耿潔
▸ 耿黽
▸ 耿懷
▸ 耿絜
▸ 耿鄧
▸ 耿晶晶
▸ 耿耿此心
▸ 耿悒
▸ 耿正
▸ 耿節
▸ 耿結
▸ 耿耿於懷
▸ 耿耿寸心
▸ 耿光
▸ 耿特
▸ 耿亮
▸ 耿著
▸ 耿介
▸ 剛耿
▸ 高耿
▸ 此心耿耿
▸ 酸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