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年體的意思

注音 ㄅ一ㄢ ㄋ一ㄢˊ ㄊ一ˇ

拼音 biān nián tǐ

詞性 名詞

基本釋義

⒈  一種按時間順序編排史實的史書體裁。

in the style of annals; in chronological order;

國語辭典簡編本

編年體「ㄅㄧㄢ ㄋㄧㄢˊ ㄊㄧˇ」

按年代先後順序列記事實的史書體裁。如《春秋》、《資治通鑑》都是編年體的史學鉅著。

國語辭典修訂本

編年體「ㄅ一ㄢ ㄋ一ㄢˊ ㄊ一ˇ」

⒈  按年代先後順序列記事實的史書體裁。如《春秋》、《資治通鑑》都是編年體的史學鉅著。

引證解釋

⒈  中國 傳統史書的一種體裁。特點是按時間順序編排史實。 《竹書紀年》、《春秋》為 中國 最早的編年體史書。 漢 司馬遷 改編年為紀傳, 漢 荀悅 又改紀傳為編年,自是紀傳與編年並行。至 宋 司馬光 撰《資治通鑑》,上起 周威王 二十二年,下迄 五代 末,前後1362年,以通史編年,成為編年體史書的鉅著。編年體以年月為經,以事實為緯,容易看出同時期各事件之間的聯絡,但記事前後分隔,首尾難以聯貫,歷史人物的生平和典章制度等也不易詳其源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