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言的意思

注音 ㄌ一ˋ 一ㄢˊ

拼音 lì yán

詞性 動詞

基本釋義

⒈  樹立精要可傳的言論;亦指著書立說。

expound one's ideas in writing; achieve glory by writing;

國語辭典簡編本

立言「ㄌㄧˋ ㄧㄢˊ」

樹立精闢可傳的言論、學說。

造句著書立言

國語辭典修訂本

立言「ㄌ一ˋ 一ㄢˊ」

⒈  樹立精闢可傳的言論、學說。

《左傳·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
《儒林外史·第一八回》:「文章是代聖賢立言,有的一定的規矩。」

引證解釋

⒈  指著書立說。

《左傳·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
孔穎達 疏:“立言,謂言得其要,理足可傳,其身既沒,其言尚存。”
晉 葛洪 《抱朴子·行品》:“摛鋭藻以立言,辭炳蔚而清允者,文人也。”
魯迅 《吶喊·阿Q正傳》:“這足見我不是一個‘立言’的人,因為從來不朽之筆,須傳不朽之人。”

⒉  泛指寫文章。

南朝 樑 劉勰 《文心雕龍·章句》:“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積句而成章,積章而成篇。”

⒊  立論;提出某種見解或主張。

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清廷預備立憲·關於籌備立憲的諭旨與奏摺》:“臣等再三細繹,立言雖或過激,而究非狂悖之談。”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拳術與拳匪》:“譬如說某地風氣閉塞,也未必無一二開通的人,但記載批評,總要據大多數立言,這一二人決遮不了大多數。”
郭沫若 《盲腸炎·向自由王國的飛躍》:“如在承認我的解釋上立言。則我的證據雖然只有一個,而 河上博士 是連一個也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