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的意思

注音 ㄎㄜ ㄇㄨˋ

拼音 kē mù

詞性 名詞

基本釋義

⒈  學術等按不同性質劃分的類別。

subject (in a curriculum);

⒉  學校教學中指課程名目。

⒊  古代分科取士的名目,始自隋唐。

⒋  會計賬目。

headings in an account book;


英文 subject

德語 Kostenstelle; Fachgebiet

法語 programme des études, matière d'enseignement, discipline, sujet

國語辭典簡編本

科目「ㄎㄜ ㄇㄨˋ」

對學術或其他事項按性質劃分的類別。

造句數學和英文是他最拿手的科目

國語辭典修訂本

科目「ㄎㄜ ㄇㄨˋ」

⒈  隋唐時分科取士的名目。如秀才、明經、進士等;而明經又有五經、三經、二經等區分。後沿用為科舉的通稱。

《警世通言·卷一八·老門生三世報恩》:「如今是個科目的世界,假如孔夫子不得科第,誰說他胸中才學?」

⒉  按事物性質,對學術或其他事項所劃分的類別。

引證解釋

⒈  法規、學術、帳目等按其性質劃分的類別和名目。

《舊唐書·李嶠傳》:“竊見 垂拱 二年諸道巡察使所奏科目,凡有四十四件,至於別準格敕令察訪者,又有三十餘條……今之所察,但準 漢 之六條,推而廣之,則無不包矣,無為多張科目,空費簿書。”
鄒韜奮 《經歷》二:“後來進了小學,最怕的科目便是算學。”
丁玲 《母親》:“學堂里科目是很多的,國文,修身,地理,歷史,總有十幾門。”

⒉  指 唐 代以來分科選拔官吏的名目。

宋 趙彥衛 《雲麓漫鈔》卷六:“唐 科目至繁,《唐書》志多不載。”
宋 陳亮 《謝教授墓誌銘》:“國家以科目取士,以格法而進退之,權奇磊瑰者固於今世無所合,雖復小合,旋亦棄去。”
《明史·選舉志一》:“明 制,科目為盛,卿相皆由此出,學校則儲才以應科目者也。”
清 顧炎武 《日知錄·科目》:“唐 製取士之科,有秀才,有明經,有進士,有俊士,有明法,有明字,有明算,有一史、有三史,有 開元 禮,有道舉,有童子;而明經之別,有五經,有三經,有學究一經,有三禮,有三傳;有史科,此歲舉之常選也。其天子自詔曰制舉……見於史者凡五十餘科,故謂之科目。”

⒊  指通過科舉取得的功名。

宋 陳亮 《送吳久成序》:“少以氣自豪,出手取科目,隨輒得之。”
明 宋濂 《汪文節神道碑》:“忠孝大節,揆古無讓,於今無媿,可謂不負於科目矣。”
清 金人瑞 《春感》詩之四:“半生科目沉山外,今日 長安 指日邊。”

⒋  指科目人。

元 劉壎 《補史十忠詩·樞密閩廣宣撫史陳公》:“不有二忠存,千古笑科目。”
《儒林外史》第四三回:“這太守姓 雷 ……年紀六十多歲,是個老科目。”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九:“李文貞公 光地 以 直 撫入相, 桐城 方侍郎 苞 叩之曰:‘自入國朝,科目躋茲位者凡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