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毫的意思
注音 ㄑ一ㄡ ㄏㄠˊ
拼音 qiū háo
基本釋義
⒈ 秋季鳥獸的毫毛。形容極小的事。
例秋毫不敢有所犯。——《史記·項羽本紀》
秋毫之末。——《孟子·梁惠王上》
循規蹈矩無損秋毫。
英newly-grown down;
英文 new down (fine feather), fig. the small thing
國語辭典簡編本
秋毫「ㄑㄧㄡ ㄏㄠˊ」
鳥獸在秋天所生的細毛。後比喻微細的事物。
造句明察秋毫、秋毫無犯
秋毫「ㄑ一ㄡ ㄏㄠˊ」
⒈ 鳥獸在秋天所生的細毛。後比喻微細的事物。
引《呂氏春秋·先識覽·察微》:「察其秋毫,則大物不過。」
《儒林外史·第三九回》:「少保傳令,救火安民,秋毫不許驚動。」
引證解釋
⒈ 亦作“秋豪”。鳥獸在秋天新長出來的細毛。喻細微之物。
引《商君書·錯法》:“夫 離朱 見秋豪百步之外,而不能以明目易人。”
《孫子·形》:“舉秋毫不為多力,見日月不為明目,聞雷霆不為聰耳。”
晉 葛洪 《抱朴子·自敘》:“秋毫之贈不入於門,紙筆之用皆出私財。”
宋 王安石 《收鹽》詩:“一民之生重天下,君子忍與爭秋豪。”
清 唐孫華 《時世公子行》:“呼盧博簺窮晝夜,百萬一擲同秋毫。”
⒉ 指毛筆。
引南朝 宋 鮑照 《飛白書勢銘》:“秋毫精勁,霜素凝鮮,霑此瑤波,染彼松煙。”
唐 王雝 《懷素上人草書歌》:“銅瓶錫杖倚閒庭,斑管秋毫多逸意。”
唐 朱逵 《懷素上人草書歌》:“轉腕摧鋒增崛崎,秋毫繭紙常相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