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德的意思

注音 ㄕㄨㄛˋ ㄉㄜˊ

拼音 shuò dé

基本釋義

⒈  指大德之人。

⒉  大德。

引證解釋

⒈  指大德之人。

《晉書·隱逸傳·索襲》:“索先生 碩德名儒,真可以諮大義。”
《南史·周弘正傳》:“弘正 特善玄言,兼明釋典,雖碩德名僧,莫不請質疑滯。”
唐 韓愈 《舉張正甫自代狀》:“可謂古之老成,朝之碩德。”
明 宋濂 《送璞原師還越中序》:“白雲悅公,時碩德也,身居巖壑,名聞禁闕。”
清 劉大櫆 《方府君寄巢墓誌銘》:“桐 多名家, 方 為巨族,碩德英賢,聯行並育。”

⒉  大德。

唐 劉禹錫 《為京兆李尹答於襄州第一書》:“其宗勳有八柱之貴,其碩德有三老之重。”
宋 蘇軾 《上監司謝禮上啟》:“此蓋伏遇某官碩德庇民,巨集才偉世。”
金 王若虛 《王氏先塋之碑》:“侯既以碩德巨集量高出一時,而君復以忠厚濟之。”
沈從文 《邊城》二:“惟運用這種習慣規矩排調一切的,必需一個高年碩德的中心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