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燈籠的意思
注音 ㄆ一ˊ ㄉㄥ ㄌㄨㄥˊ
拼音 pí dēng lóng
基本釋義
⒈ 皮做的燈籠。因光暗不明,喻指糊塗昏暗或糊塗昏暗之人。
皮燈籠「ㄆ一ˊ ㄉㄥ ㄌㄨㄥˊ」
⒈ 比喻黑暗。
引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一九·闌駕上書》:「官吏黑漆皮燈籠,奉使來時添一重。」
⒉ 比喻糊塗愚笨的人。元·王曄〈水仙子·風流雙漸慣輪鍘〉曲:「小機關背地裡商量下,把俺做皮燈籠看待咱。」也作「皮燈毬」。
引證解釋
⒈ 皮做的燈籠。因光暗不明,喻指糊塗昏暗或糊塗昏暗之人。
引明 陶宗儀 《輟耕錄·闌駕上書》:“歌曰:‘官吏黑漆皮燈籠,奉使來時添一重。’如此怨謡,未能列舉。”
元 王曄 《水仙子》曲:“小機關背地裡商量下,把俺做皮燈籠看待咱。”
▸ 皮燈球
▸ 夾紙燈籠
▸ 黑漆皮燈
▸ 打著燈籠沒處尋
▸ 燈籠
▸ 打著燈籠沒處找
▸ 燈籠錦
▸ 燈籠褲
▸ 打燈籠
▸ 箯筍燈籠
▸ 水晶燈籠
▸ 籠燈
▸ 綠燈
▸ 脫皮
▸ 皮質
▸ 皮夾
▸ 皮臉
▸ 栓皮
▸ 肉皮兒
▸ 商燈
▸ 肉身燈
▸ 人皮囤
▸ 肉燈臺
▸ 日光燈
▸ 人有臉,樹有皮
▸ 人生如風燈
▸ 肉綻皮開
▸ 人燈
▸ 燃燈佛
▸ 施皮茨
▸ 獅子燈
▸ 囚籠
▸ 人心隔肚皮
▸ 然燈
▸ 裘皮